张关合渣
张关合渣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传统特色菜肴,以合渣火锅为典型特征。
- 历史渊源:张关合渣得名于宣恩县张关镇,其起源与当地历史紧密相连。上世纪 30 年代,贺龙率领红军来到鄂西南地区,当地人用合渣招待红军将士。1930 年,贺龙为红三军新兵连连长黄子义的女儿取名黄凤仪,黄凤仪后来嫁到宣恩县张关村,对合渣进行了品种整理和技术创新,形成了独具风味的 “张关合渣”。1980 年,黄凤仪开办了第一家张关合渣店,1997 年将店开到州城,使其逐渐发展壮大。
 - 制作工艺:张关合渣在选材、浸泡、推磨、熬煮上都很讲究。食材要精选本地金黄饱满的上等黄豆,充分浸泡后,通过手工磨成豆浆,手工推磨豆浆以一分钟 15 圈为宜。磨好的豆浆连渣带汁倒入锅中,用微火慢煮慢熬,待豆浆沸腾后加入切细的嫩萝卜叶子,继续熬煮至合渣成块状,最后点卤使其稍干。
 - 口味特色:张关合渣口味纯正,营养丰富,黄豆中的蛋白质与萝卜菜中的维生素、无机盐搭配合理。它还可加鲜汤配猪肉、仔鸡、鸡蛋等,做成鲜肉合渣、仔鸡合渣、鸡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锅,口感醇厚,豆香浓郁,青菜的清新甘甜使其口感层次更加丰富。
 - 文化意义:2008 年,“张关合渣” 被列入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它不仅是一道美食,更是恩施地区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,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。
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