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饭
鲊广椒是湖北恩施地区汉族、土家族的特色小吃。上文已对其名称由来、制作方法等进行了介绍,以下为你补充其文化意义及特色菜品等内容:
- 饮食文化:恩施州境内的土家人特别酷爱酸辣,有 “三日不吃酸和辣,心里就像猫儿抓” 的民谚,鲊广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明的,并在恩施这块土地上长盛不衰。
 - 特色菜品:鲊广椒可与多种食材搭配烹饪出特色菜品,如鲊广椒炒腊肉,将腊肉放在锅内炒出油,再放入适量干鲊广椒炒约两三分钟,油完全浸入鲊广椒即可,口感爽口,能增加饭量;鲊广椒炒土豆片,先将鲊广椒提前炒(炸)熟备用,再用姜蒜炒香土豆片,加少许盐、味精调味,起锅前加鲊广椒;鲊广椒蒸肉,把切好的肉蒸熟,在肉上面放上一层干鲊广椒,再放回蒸格内蒸约 5 分钟,合碗倒扑进盘内即可,这样做出来的蒸肉不油腻、易消化。
 
社饭是中国汉、土家、苗、侗族等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。
- 历史起源:社饭起源甚早,旧时汉族社祭时所供饭食。汉以后,一般用戊日,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,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,适当春分、秋分前后。每逢社日以社饭、社酒祀社神。南宋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・秋社》中就有关于社饭的记载。
 - 分布范围:保留 “过社” 吃社饭习俗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云、贵、川一带,以及湖南、湖北的土家族、苗族、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,如湖南湘西凤凰土乡苗寨、湖北恩施州咸丰县等地。
 - 制作方法:将蒿菜采摘洗净,切成小段,装入布袋后放入水中反复揉搓以去除苦涩味道,再放入干锅中用文火炒至半干;将腊肉切成肉丁炒熟,花生炸熟,豆腐切成小块炸干,野葱切成一厘米长短;把糯米在冷水里泡上十二小时左右,与上述材料混合,放上适量盐巴,置入蒸笼蒸熟即可。
 - 文化意义:社饭不仅是一种美食,更是文化的载体。在社节,人们通过相互赠送社饭,维系邻里关系、亲属关系等。此外,清明节前后,有些家族也会用社饭祭祖,在坟山上聚餐,安排来年的耕作活动,这是孝道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,也体现了 “社” 作为地缘组织在管理人口、凝聚人心等方面的作用。
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