鲊广椒
鲊广椒是流行于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江西等省山区的传统发酵食品,以下是其详细介绍:
- 名称由来:“鲊” 在《说文解字》中,最初与古人处理鲜鱼以防止其变质的方法有关,以鱼加盐等调料腌渍,使久藏不坏,古代将这种经过腌制处理的鱼称为 “鲊”。鲊广椒可能因类似的保鲜方法而得名。
 - 制作方法:将鲜红辣椒去蒂洗净,沥干水分,用铡刀剁成细沫或用绞肉机打碎,加入食盐拌匀,再加入苞谷面(玉米面)拌匀,也可拌入花椒、姜蒜末、桔皮等调料。盛入干净的坛子,盖上菜叶,用竹片卡紧,倒置于盆中,加入水,进行无氧发酵,约 3 周后可取出烹制。
 - 口味特点:成品色泽微红,具有独特的酸辣味,开胃下饭。
 - 食用方法:可与多种食材搭配烹饪。常见的有鲊广椒炒腊肉,将鲊广椒与土家腊肉一起炒制,香味浓郁;鲊广椒蒸扣肉,以鲊广椒作为扣碗底料,与五花肉一起蒸制,使扣肉不油腻;还能炒鸡蛋、炒肥肠、炒土豆片等,也可与苞谷面做成苞谷糊,称为 “鲊广椒糊”。
 - 文化意义:在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地区,鲊广椒是重要的特色美食,在婚丧嫁娶、红白喜事等场合都能以不同菜品形态出现,是连接情感、凝聚人心的纽带,承载着当地的文化和乡愁。
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