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头姜
凤头姜是湖北省来凤县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
以下是详细介绍:
- 名称由来: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,1978 年,来凤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在采访中,看到新上市的仔姜块根肥脆,白嫩的块根紧连成扇形,顶上还有点点红蒂,像传说中凤凰的头,联想到 “来凤” 县名,首次将其命名为 “凤头姜”,后经媒体刊播而得名。
- 生长环境:来凤县地处龙凤盆地,酉水河贯穿全境,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温润型山地气候,温暖湿润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加上富硒黄棕沙壤的土壤条件,非常适合凤头姜生长。
- 形态特征:姜柄如指,尖端鲜红,略带紫色,块茎雪白,整体形似凤头。
- 品质特点:鲜子姜无筋脆嫩、富硒多汁、辛辣适中、美味可口,老姜则皮薄色鲜、纤维化程度低、营养丰富、风味醇美。
- 营养与功效:富含多种维生素、氨基酸、蛋白质、脂肪、胡萝卜素、糖、姜油酮、酚、醇以及人体必需的铁、锌、钙、硒等微量元素,具有健脾开胃、祛寒御湿、加速血液循环、延缓衰老、防癌等功效。
- 食用方法:可制作成糟姜,将生姜去皮洗净切块,与白酒、酒糟、盐、花椒和切碎的红辣椒等拌匀,置入坛内糟腌约一星期即可食用。还可用于凉拌,如凉拌黄瓜时加入糟姜汁和姜丝,增添酸辣风味;也可用于烹鱼,去除土腥气;此外,还能制作成红糖姜丝茶、姜汁可乐等饮品。
- 种植历史与现状:来凤县种植凤头姜已有 500 余年历史,早在清朝中叶,来凤县城就有生姜专卖市场。如今,凤头姜已成为来凤县的支柱产业,种植面积达 2 万余亩,年产量约 3 万余吨,综合产值达 3.5 亿元,并开发出了速溶姜汤、姜糖、姜茶等多种产品。
- 获得荣誉:2007 年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,还被评定为 “湖北省著名商标”“湖北省名牌产品”,2013 年其制作技艺入选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。


